一、基本信息
中文名:噻虫嗪
英文名:Thiamethoxam
化学分类:第二代新烟碱类杀虫剂
作用机理:选择性激活昆虫神经系统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(nAChR)
毒性等级:低毒(大鼠急性经口LD₅₀为1563mg/kg)
主要剂型:
25%水分散粒剂(WG)
70%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(WS)
30%悬浮剂(SC)
二、产品特点
高效内吸传导性:
具有向上、向下双向传导特性
可通过根、茎、叶快速吸收并分布全株
广谱杀虫活性:
对刺吸式口器害虫特效
兼具一定的触杀和胃毒作用
持效期长:
叶面喷雾持效期14-21天
土壤处理或种子包衣持效期可达2-3个月
使用灵活:
适用于喷雾、灌根、种子处理等多种施药方式
三、使用技术
推荐使用方法:
喷雾:25%WG 3000-5000倍液
种子处理:70%WS按种子重量0.3%-0.5%拌种
土壤处理:30%SC 15-30ml/亩灌根
注意事项:
避免在花期使用,保护蜜蜂安全
建议与其他作用机理的杀虫剂轮换使用
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(7-14天)
四、环境安全性
生态风险:
对蜜蜂高毒(接触LD₅₀为0.005μg/蜂)
对水生生物毒性较高
国际管理现状:
欧盟限制部分使用场景
中国登记作物和使用方法有严格规定
五、市场优势
抗性管理:
与第一代新烟碱类杀虫剂(如吡虫啉)无交互抗性
**应用前景:
在种子处理市场占据重要地位
是防治抗性刺吸式害虫的重要选择
一、主要防治对象(刺吸式口器害虫)
同翅目害虫
蚜虫(棉蚜、麦蚜、桃蚜、瓜蚜)
飞虱(褐飞虱、白背飞虱、灰飞虱)
叶蝉(黑尾叶蝉、大青叶蝉)
粉虱(烟粉虱、温室白粉虱)
木虱(柑橘木虱、梨木虱)
缨翅目害虫
蓟马(稻蓟马、花蓟马、茶黄蓟马)
半翅目害虫
网蝽(梨网蝽、香蕉网蝽)
盲蝽(绿盲蝽、牧草盲蝽)
二、次要防治对象(其他害虫)
鞘翅目害虫
跳甲(黄曲条跳甲、黄守瓜)
象甲(米象、玉米象)
双翅目害虫
潜叶蝇(美洲斑潜蝇、南美斑潜蝇)
等翅目害虫
白蚁(黑翅土白蚁、黄胸散白蚁)
膜翅目害虫
蚂蚁(红火蚁、小黄家蚁)
三、无效防治对象
鳞翅目害虫(棉铃虫、菜青虫、小菜蛾等咀嚼式口器害虫)
螨类(红蜘蛛、茶黄螨等,需搭配杀螨剂使用)
四、适用作物
大田作物:
水稻、小麦、玉米(防治飞虱、蚜虫)
经济作物:
棉花、油菜、甘蔗(防治刺吸式害虫)
果蔬茶园:
苹果、柑橘、黄瓜、茶叶(防治蚜虫、粉虱、蓟马)
种子处理:
拌种防治苗期害虫(如小麦蚜虫、玉米蓟马)